近年来,民乐县锚定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,以优化网格管理服务为抓手,深入推进“红色领航、治理提升、服务提质”三大工程,通过划网定格做“加”法、明确职能做“减”法、优化服务做“乘”法、解决难题做“除”法,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。
划网定格做“加”法,织密治理“微网格”。印发《民乐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推进实施计划》,依托地域区划、覆盖户数等实际,精准划分网格448个。坚持“网格建到哪里、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”,建立“社区党组织—网格党组织—楼栋党小组—党员联系户”党组织架构,14个社区建立网格党支部32个、楼栋党小组161个,确定党员联系户591名。将公共安全、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等数据资源纳入社区智慧平台,为网格化管理注入“智慧赋能”。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进网格服务机制,推动在职党员常态化“报到”服务,以“微网格”推动“精治理”。
明确职能做“减”法,提升治理“微效能”。建强网格员队伍,按照地域相近、利益相关原则,通过组织推荐、岗前培训、业务测试等流程,将专兼职网格人员精准匹配到各网格。制定出台《民乐县网格员管理办法》,明确网格员“四必须”“四到场”工作要求,理清网格员在基础信息采集、社情民意收集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、政策法规宣传等方面的职责与管辖范围,实现网格内事项“一网通办”,推动形成“上面千条线、下面一张网”的“全科网格”格局,让基层治理从“多头跑”向“集约办”转变。
优化服务做“乘”法,构建治理“微阵地”。依托“乐享E通”“码上反映”等平台,集成12项随手拍功能,打造“群众点单—部门接单—闭环办理”服务链条,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。在此基础上,梳理8类“服务下沉清单”,联动“12345”热线等智慧平台,推动临时代办、红色物业等服务进网格,实现居民“一格办理,网上通办”。打造红色驿站、暖心驿站等特色党建网格站,开展“网格微课堂”等特色服务活动120余场次,累计征集并实现“便民微心愿”1200余个,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980余件,让服务效能倍增。
解决难题做“除”法,凝聚治理“微力量”。建立网格治理力量信息库,吸纳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、社会组织、小区党支部、物业、业委会等多方资源,推动力量向网格汇聚。组建“敲门看灯”“红石榴”等志愿服务队737支,提供留守老人生活照料、“情暖夕阳”、爱心义诊等50余项服务,2025年上半年开展各类志愿活动1500余场次,惠及5000余人次。打造“网格议事厅”“板凳夜谈会”、网格驿站等社区议事平台45个,多渠道吸收群众意见建议360余条,解决小区停车难、环境脏乱差等民生问题120余件,让“微网共治”成为破解基层难题的“金钥匙”。